【导读】
汉献帝建安十二年(207),刘备驻守新野(在今河南省)。他过去多年奔走,四处投靠,没有建立基地,壮志难伸,急需才智之士辅助。这时得司马徽、徐庶介绍,他前往襄阳(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)西郊隆中,三次去草庐向诸葛亮虚怀求教。诸葛亮针对当时错综扰攘的局面,剖析敌、友、我三方面的情况,提出一整套兴复汉室的策略。这次在我国历史上享誉千载的对话,为其后刘、孙联盟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,以及为刘备占据荆州、夺取益州确定了指导思想。刘备对此高度赞赏,恳切邀请诸葛亮来辅助自己。诸葛亮从此结束了隐居生活,为施展其抱负而投身于政治斗争。
本文载于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。标题为后人所加,又名《隆中对》。
“对”即“对问”,为记录主、客之间问答的一种文体。本文之前的刘备问话,现省略。
【原文】
自董卓已来①,豪杰并起,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,曹操比于袁绍②,则名微而众寡,然操遂能克绍,以弱为强者,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今操已拥百万之众,挟天子而令诸侯,此诚不可与争锋。孙权据有江东③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,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。荆州北据汉、沔④,利尽南海⑤,东连吴、会⑥,西通巴、蜀⑦,此用武之国,而其主不能守,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⑧,将军岂有意乎?益州险塞⑨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⑩,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⑪。刘璋暗弱⑫,张鲁在北⑬,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,智能之士思得明君。将军既帝室之胄⑭,信义著于四海,总揽英雄,思贤如渴,若跨有荆、益,保其岩阻,西和诸戎⑮,南抚夷、越⑯,外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,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⑰,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⑱,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⑲?诚如是,则霸业可成,汉室可兴矣。
【注释】
①董卓(?—192):字仲颖,东汉陇西郡临洮县(今甘肃省岷县)人,本为凉州豪强,灵帝时任并州牧(州治在今山西省太原市)。昭宁元年(189)率兵入洛阳,废少帝刘辩,立献帝刘协,把持朝政,专横残暴。袁绍、曹操等起兵反对,他挟献帝西迁长安,纵火焚烧洛阳周围数百里,后被王允、吕布所杀,从此我国历史进入军阀混战时期。
②曹操(155—220):字孟德,谯(qiáo,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,东汉末年起兵,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军和军阀混战,建安元年(196)挟持献帝,迁都于许(河南省许昌市东),用天子名义发号施令,逐渐统一华北地区。建安十三年(208)为丞相,率军南下,在赤壁(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)之战中被刘备、孙权的联军击败,后病死。其子曹丕篡汉称帝,追尊为魏武帝。著有《魏武帝集》。袁绍(?—202):字本初,汝南郡汝阳县(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南)人,出身贵族世家,初任司隶校尉,当时宦官专权,政治黑暗,大将军何进召董卓带兵至京,谋诛宦官,事泄被害,他杀尽宦官。董卓至京后专揽朝政,暴戾残忍,他号召各地起兵攻打董卓。后在与各地方势力混战中,占有冀(今河北省中南部)、青(今山东省东北部)、幽(今河北省北部)、并(主要在今山西省)四州。汉献帝建安五年(200)在官渡(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)为曹操所败,后病故。
③孙权(182—252):吴郡富春县(今浙江杭州富阳)人。东汉末年,继其兄孙策据有江东地区。汉献帝建安十三年(208)和刘备联合,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。建安二十四年(219),攻杀蜀将关羽于章乡(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北),占领荆州。公元222年,在夷陵(今湖北省宜昌市东)之战中大败刘备。公元229年,称帝于武昌(今湖北省鄂州市),建立吴国,年号黄龙,后迁都建业(今江苏省南京市),是为吴大帝。其后又与蜀汉结盟,共同对付曹魏。江东:长江在安徽省芜湖市与江苏省南京市之间,由西南流向东北,因而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。三国时,江东是孙吴的根据地,故当时称孙吴的辖区为江东。
④荆州:东汉末年,其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,辖境约当今湖北、湖南两省及河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等省一部分。汉:汉水,长江最长的支流,源出陕西省宁强县,流经陕西省南部、湖北省西北部和中部,在武汉市流入长江。沔(miǎn):沔水,古代通称汉水为沔水。一说,汉水北源出自陕西省留坝县的为沔水,西源出自宁强县的为汉水。
⑤南海:泛指南方滨海地区。
⑥吴:吴郡,东汉时,郡治在今江苏省苏州市,辖境约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南、大茅山以东及浙江省一部分。会(kuài):会稽郡,东汉时,郡治在今浙江省绍兴市,辖境约当今江苏省一部分、浙江省大部分和福建省。
⑦巴:巴郡,汉时郡治在今重庆市,辖境约当今四川省旺苍、西充及重庆市永川、綦江等地以东区域。蜀:蜀郡,汉时郡治在今四川省成都市,辖境约当今四川省松潘县以南,北川、彭州、洪雅等地以西,峨边、石棉等地以北,邛崃山、大渡河以东,及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康定以南、冕宁以北地区。
⑧将军:指刘备(191—223),字玄德,涿郡涿县(在今河北省)人,东汉末年起兵,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军和军阀混战,曾任豫州牧(州治在今安徽省亳州市)、左将军。赤壁之战后占领荆州(州治在今湖北省江陵县),再后夺取益州和汉中郡(郡治在今陕西省汉中市),自称汉中王。公元220年,魏文帝曹丕篡汉;次年,他在成都称帝,国号汉(俗称蜀汉),年号章武。章武二年(222),在夷陵之战中大败,不久病故,谥昭烈皇帝,俗称先主或先帝。
⑨益州:东汉末年,州治在今四川省成都市,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大部分和甘肃、陕西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等省一部分。
⑩天府:形势险固,物产富饶的地方。
⑪高祖:汉高祖刘邦(前256或前247—前195),西汉王朝的建立者。字季,沛县(在今江苏徐州)人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),陈胜起义,他起兵响应,后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同为反秦主力。公元前206年,他攻占秦都咸阳(在今陕西西安),推翻秦朝统治。公元前202年战胜项羽,即皇帝位。
⑫刘璋(?—219):字季玉,江夏郡竟陵县(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北)人,继其父刘焉为益州牧。汉献帝建安十六年(211),迎刘备入蜀,使击张鲁,其后刘备回军进攻成都,他投降后被安置在南郡公安县(在今湖北省)。建安二十四年(219),孙权夺取荆州,任命他为益州牧,驻秭归(在今湖北省西部),后病死。暗(àn):愚昧,糊涂。
⑬张鲁:字公祺,沛国丰县(在今江苏徐州)人,道教创立者张陵之孙。益州牧刘焉任命他为督义司马,他袭杀刘焉的别部司马张修,占据汉中,后投降曹操,任镇南将军,封阆(làng)中侯。
⑭胄(zhòu):后代人。这里指刘备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。
⑮诸戎:泛指当时我国西北少数民族。
⑯夷:泛指当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。越:泛指当时我国南方少数民族。
⑰宛:宛郡,郡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。洛:今河南省洛阳市。
⑱秦川:即关中地区,今陕西省、甘肃省秦岭以北平原地区,因春秋、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。
⑲箪食(dān sì):用竹器盛着食物。壶浆:用瓦壶盛着饮料。
【翻译】
自从董卓以来,才能出众的人都纷纷起兵,占据州、郡的多到数不清楚。曹操和袁绍相比,名位低而兵员少,可是曹操竟能打败袁绍,从弱小转为强大,这不但是机遇,也是主观努力的结果。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,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,这确是不能和他用武力争胜的。孙权占据江东地区,已经历了父兄三代,地势险要而且百姓依附,贤能之士为他所用,这可以作为外援而不可去图谋。荆州北面控制汉水、沔水流域,能够获得南方滨海地区的物产,东面连接吴郡、会稽郡,西部通向巴郡、蜀郡,这是兵家必争之地,可是它的主人不能够据守,这恐怕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您的了,将军是否有意呢?益州关塞险要,土地肥沃辽阔,是物产丰富的好地方,高祖凭它建立了帝王的功业。刘璋昏庸懦弱,张鲁在他的北面,百姓殷实,地方富庶,却不知道安抚,有才能的人士希望得到贤明的君主。将军既然是皇家的后代,诚信仁义天下闻名,广泛罗致英雄,迫切访求贤士,如果据有荆州和益州,守住它的险要之处,西面同各戎族和好,南方安抚夷族、越族,对外与孙权结盟,对内修明政治,天下形势发生变化,那么派一位上将统率荆州的军队指向南阳、洛阳,将军亲自带领益州的人马前往关中地区,老百姓谁能不用竹器盛食物、用瓦壶盛饮料来迎接将军呢?果真这样,那就大业可以成功,汉朝可以复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