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导读】
蜀汉后主建兴九年(231)二月,诸葛亮出兵伐魏,李平(原名李严)负责军粮供应。六月,因雨运粮误期,李平竟派参军狐忠、督军成藩假传圣旨,要诸葛亮退兵。事后,李平故作慌张地说:“军粮饶足,何以便归?”还想杀害督运岑述,以推卸自己的责任。又上表后主,说军队伪退是诱敌作战。一再耍弄花招,妄图蒙混过关。诸葛亮拿出李平前后给他的亲笔书信和给后主的奏表文稿,李平无法狡辩,终于认罪。为此,诸葛亮上表弹劾李平,同时自己也作了检讨。
本文载于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李严传》。
【原文】
自先帝崩后,平所在治家①,尚为小惠,安身求名,无忧国之事。臣当北出,欲得平兵以镇汉中②,平穷难纵横③,无有来意,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。去年臣欲西征④,欲令平主督汉中,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。臣知平鄙情,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,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,隆崇其遇,以取一时之务。平至之日,都委诸事,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。正以大事未定,汉室倾危,伐平之短,莫若褒之。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,不意平心颠倒乃尔。若事稽留,将致祸败,是臣不敏,言多增咎。
【注释】
①平:李平,原名李严,字正方,南阳郡人,曾任荆州牧刘表的秭归县令。曹操入荆州,他投靠益州牧刘璋,被任为护军,受命抵抗刘备入蜀。他率众投降刘备,后任尚书令,与诸葛亮同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,封都乡侯。诸葛亮北伐时,他运粮误期,竟假传圣旨要诸葛亮退兵,事发后削爵免官,流放梓潼郡(郡治在今四川省梓潼县)。诸葛亮去世,他感到不会再被荐用,忧愤而死。
②欲得平兵:蜀汉后主建兴八年(230),魏国大司马曹真出兵斜谷(今陕西省眉县西南),大将军司马懿出兵西城(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),左将军张郃出兵子午谷(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到安康市的山谷),三路进攻蜀汉的汉中地区。诸葛亮驻守成固(今陕西省城固县西北),通知李严从江州(今重庆市)率军两万前往汉中。为此,诸葛亮奏请以李平之子李丰为江州都督。
③纵横:纵其心意,任其自由。
④西征:指蜀汉后主建兴八年(230)诸葛亮命魏延、吴懿领兵西入羌中。
【翻译】
自从先帝去世,李平在其管理的地方,还做点好事,立足于求取名位,不关心国家大事。当我率军北伐时,想让李平的军队来镇守汉中,李平却极力作难,没有接受调遣的意思,反而要求划出五个郡给他,让他当巴州刺史。去年我打算西征,想要李平主持汉中事务,李平说司马懿建立府署征聘人才。我知道李平的卑鄙用意,想利用出征的时机逼迫我以获得好处,所以我奏请任命李平的儿子李丰负责江州事务,给以很高的礼遇,以便能迅速完成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部署。李平到达汉中后,什么事都不做,群臣上下都怪我优待李平。我觉得,正由于天下尚未平定,汉家朝廷快要倒坍,指责李平的短处,却不如表扬他。我认为李平的用意不过是追求名利而已,没有料到李平心里是非颠倒竟到了如此地步。如果拖延下去,将会招致灾难。这件事怪我不够明察,现在说多了会更增加我的过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