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导读】
诸葛亮要求自己很严格,对儿子也采取同样的态度。他以政治家的胸怀、战略家的眼光,要求儿子从修身养德做起,志向远大,排除杂念,苦学成才,以便将来开创一番事业。如果得过且过,虚度年华,一事无成,就会懊悔莫及。这信言简意赅,颇为后代所传诵。其中提出的“澹泊明志”“宁静致远”,有人甚至奉为座右铭。
诸葛亮之子诸葛瞻,在与魏国征西将军邓艾作战时阵亡。
本文载于宋朝李昉等辑《太平御览》卷四百五十九。
【原文】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澹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【翻译】
一个德才兼备者的操行,是以情绪安宁来涵养心性,以生活朴素来提高品德。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志向,不能够平和安详就不能担当重任。进行学习需要情绪安宁,增长才干需要进行学习。不学习不能增长才干,不立志不能学有所成。放纵怠慢就不能振奋精神,偏激急躁就不能修养心性。这样,年龄随同时光而逝去,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,于是精力衰竭而学识无成,不被社会所接纳,到那时悲哀地守着贫穷之家,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