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导读】
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中说:“诸葛亮推演兵法,作八阵图,咸得其要云。”由于从唐朝韦绚《嘉话录》至明朝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等笔记、历史小说的渲染夸张,诸葛亮的八阵图被蒙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。其实早在战国时期,《孙膑兵法》中就有《八阵》篇,其中提出将领应具备的条件和作战时运用“八阵”之法,要根据敌情、地形配备兵力,确定战法。东汉班固《封燕然山铭》称赞车骑将军窦宪在汉和帝永元元年(89)七月击败匈奴是:“勒以八阵,莅以威神。”可见诸葛亮的八阵图,是在总结前人作战经验的基础上,创造性地发展而成的。从西晋至唐初,诸葛亮的八阵图颇受重视,由于各种附会,其后失真。
本文载于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》卷三十三《江水》。原为诸葛亮对“八阵”的评语,标题为后人所加。
“法”是介绍行动或制作的规程、条例、模式,以便使人效法的文体。
【原文】
八陈既成①,自今行师,庶不覆败矣。
【注释】
①陈:同“阵”。八阵是作战时八种不同的布阵。诸葛亮的“八阵”,宋朝王应麟撰《小学绀珠》说是洞当阵、中黄阵、龙腾阵、鸟飞阵、折冲阵、虎翼阵、握机阵、连衡阵。《兵略纂闻》则说是天阵、地阵、风阵、云阵、龙阵、虎阵、鸟阵、蛇阵。在诸葛亮之前,也有好几种“八阵”,名称不一,均见《小学绀珠》。
【翻译】
士兵作战时八种不同的布阵已训练完成,今后出兵,大概不会遭到覆灭性的惨败了。